永磁铁氧体是磁性材料产业的三大主要磁体之一,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。我国是永磁铁氧体产品的主要生产大国,2016年产量达80万吨,生产企业600多家。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回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今年以来,我国永磁铁氧体行业发展良好,产销呈现较快增长势头。
然而,最近以来,永磁铁氧体主要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,似有“水漫金山”之势,致使全行业频频告急。一是碳酸锶价格陡然飚涨,从年初的4300元/吨,到10月份的4900元/吨,再剧涨到现在的6800元/吨。这还是批量价格,小批量市场报价已至7500元/吨。二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,货源严重短缺。从行业总需求来测算,我国永磁铁氧体每年需求碳酸锶约12万吨,平均每月约1万吨。据目前了解,今年10月份后碳酸锶限产、停产成为行业性现象,产能由原来每月2万多吨,剧减至5000多吨,而且其中供给永磁铁氧体行业的只有40%左右。由此可见,行业性缺货可想而知了。三是钴原料的价格年初以来持续上涨,从去年的13万元/吨开始滚动,涨至现在的35万元/吨,眼看着将进入40万的高位。
造成以上原料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,由于国家环保检查、雾霾整治和企业整改的集中行动,致使碳酸锶生产集中地和许多较大规模的生产厂家停工限产。河北辛集、正定、山东枣庄以及红蝶等大企业基本停产,南京金焰限产50%,那些小企业也大多处在停产状态。原材料的短缺,急剧推高了碳酸锶的价格。
同时,我国钴矿资源十分贫乏。品位低、杂质高、加工难度较大,大多从刚果等国进口。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,推动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。新能源汽车对钴的需求大幅增加,大大冲击了钴的价格市场,致使钴价格自年初以来持续走高,而且十分坚挺。从预期来看,碳酸锶在明年3月完成阶段性产业整改,环保、雾霾因素告一段落后,会有所缓解。但较大面积的企业关停,以及价格高位的惯性作用,价格很难有大幅下降,回落到6000元/吨左右,震荡较长时期的预期是可能的。这个判断,是根据碳酸锶的污染整治难度得出的。碳酸锶企业基本都是“化”字带头的企业,社会的恐“化”症,使其成为环保整治的重点。在环保关注和高压下,碳酸锶企业恢复到原来的产能是不太可能的。钴原料的价格预期还将保持上涨的势头,新能源产业的大规模进入,僧多粥少粥亦贵。
影响方面:
碳酸锶和钴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,正面冲击永磁铁氧体行业,带来了很大不利影响,大大增加了生产企业成本。 如果再叠加钢铁产业在国家强制性去产能的政策因素,致使铁磷、铁红价格上涨预期,永磁铁氧体原料涨价压力可谓是雪上加霜,企业不堪重负。
以磁瓦为例,一般6材产品每吨预烧料原价在2600左右一吨。大致测算每吨预烧料掺锶料约为10%左右,折合每吨料上涨400多元。如果加上钴料涨价部分,则每吨6材磁瓦将增加成本1800元左右,每吨磁瓦增加成本约为12%左右。又以喇叭磁为例,每吨预烧料增加成本400元左右,折合每吨磁钢成本增加10%以上。也就是说,将材料涨价成本分摊到磁瓦和喇叭磁的销售价格,只有分别提高6-8%和10%以上,方可稀释原材料涨价的压力。